药酒之命名
最古的药酒方与其他中药方剂一样是没有名称的,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,所记载的药酒方,就没有具体的方名。这种情况在唐代方书中仍保留不少,如《干金要方·脾脏下》"治下痢绞痛肠滑不可差方。";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五的"疗风痹瘾疹方";等。
最早的药酒命名,现见于先秦及汉代,如《内经》中的"鸡矢醴";及《金匮要略》中的"红蓝花酒";等,多以单味药或一方中主药的药名作为药酒名称,这方法成为后世药酒命名的重要方法。汉代以后,药酒命名的方法逐渐增多,传统命名方法,归纳有以下几种:
- ①单味药配制的药酒,以药名作为酒名,如羌活酒。
- ②二味药制成的药酒,大都二二药联名,如五倍子白矾酒。
- ③多味药制成药酒用一个或二个主药,作为命名,如羌独活酒,或用概要易记的方法命名,如:五蛇酒、五精酒,五枝酒、二藤酒等。
- ④以人名为药酒名称,如仓公酒、史国公酒、北地太守酒等,以示纪念。为了区别,有时也用人名与药名或功效联名的,如崔氏地黄酒、周公百岁酒等等。
- ⑤以功能主治命名,如安胎当归酒、愈风酒、红颜酒、腰痛酒等。这一命名方法,在传统命名方法中,也占相当比重。
- ⑥以中药方剂和名称,直接作为药酒名称,如八珍酒、十全大补酒等。
此外,还有一些从其他各种角度来命名的药酒,如白药酒、玉液酒、紫酒、戊戌酒、仙酒、青囊酒等,数量不多,不一一列举。